其實台灣這個有進入世界盃決賽!歷年世界盃球衣介紹
- WG聊體育
- 2天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當談到世界盃足球賽,許多台灣球迷可能會遺憾地說:「台灣的足球實力打不進世界盃!」但你知道嗎?其實,台灣早已在世界盃決賽中佔有一席之地——不在球場上,而是在球員的身上。近年來,台灣紡織產業憑藉創新的環保技術,成為世界盃球衣的主要供應商,讓「台灣製造」在全球體壇大放異彩。
WG聊體育
運彩投注第一選擇
首次儲值即贈2000
台灣環保球衣技術躍上世界舞台
早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,台灣的環保科技就已經進入國際視野。當時,台灣的紡織廠商首度開發出由回收寶特瓶製成的環保球衣,這項創舉不僅降低對環境的影響,也提供了更輕薄、吸濕排汗的高性能球衣。從此之後,台灣紡織技術與世界盃球衣緊密結合,並且在每一屆大賽中不斷進步。
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,包括巴西、荷蘭、葡萄牙等9支國家隊選擇穿上台灣製的環保世界盃球衣,這種球衣由回收寶特瓶製成,當年估計帶來的商機高達20億美元。隨著技術進步,如今平均13個寶特瓶就能製作出一件球衣,這不僅提升了環保效益,也讓台灣的紡織技術在全球市場占據領先地位。
2018年世界盃:台灣技術助英格蘭闖進四強
來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,台灣製造的環保世界盃球衣再次受到全球矚目。這一屆的世界盃,總共有16個國家的球衣採用了台灣生產的環保布料,這些球衣不僅具有高度的吸濕排汗性能,還大幅減少了縫線摩擦,提高球員的舒適度。
其中,英格蘭隊睽違28年再度闖進世界盃四強,成為當年一大亮點。英國在台辦事處特地在官方臉書上感謝台灣的紡織技術,表示英格蘭隊所穿的球衣是由台灣環保科技製成,並稱讚這些球衣能有效減少摩擦、提高球員的專注力。
此外,2018年的世界盃球衣製程所需的回收寶特瓶超過1300萬個,相當於約29座足球場的面積,這樣的壯舉也顯示出台灣紡織業在全球環保產業的影響力。
2022年卡達世界盃:台灣製造進軍決賽
四年後的2022年卡達世界盃,台灣製造的球衣更上一層樓。當屆世界盃共有9支球隊,包括德國、日本、西班牙、阿根廷、墨西哥、比利時、威爾斯等隊伍,選擇使用由台灣製造的球衣,這些世界盃球衣由遠東新、新光合纖、富順纖維、綿春紡織等企業生產。
其中,遠東新化纖部門更開發出「抗爆球衣」,這種球衣將回收技術與耐用性結合,讓球員在激烈對抗中依然能保持球衣的完整性。此外,台灣的紡織企業也針對不同球員需求開發客製化布料,例如依照人體各部位的延展性和強度,設計最合適的布面結構,以確保球員在場上發揮最佳表現。
根據國際足總(FIFA)統計,2022年世界盃的總收益超過400億美元,其中球衣製造產業是最大的受益者,而台灣在全球PET布料市場的市佔率高達70%,可說是當屆世界盃的幕後最大贏家。
台灣環保紡織業的未來挑戰與展望
雖然台灣的環保球衣技術在世界盃屢創佳績,但隨著全球對環保產品需求的增加,台灣反而面臨回收原料短缺的問題。由於寶特瓶的回收用途廣泛,未來可能會出現回收資源競爭的情況,迫使台灣企業尋找新的永續發展模式。
世堡紡織董事長羅忠祐就曾表示:「總有一天,我們會面臨寶特瓶短缺的問題,但這對地球來說,絕對是件好事!」因此,台灣的紡織業者正在積極研發其他環保材料,例如海洋回收塑料和生物可分解纖維,以確保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。
WG聊體育
運彩投注第一選擇
首次儲值即贈2000
結論:台灣已在世界盃奪冠
雖然台灣足球隊尚未能踏上世界盃賽場,但台灣的環保紡織技術已經在這場全球最大的足球賽事中奪冠。從2010年南非世界盃到2022年卡達世界盃,台灣製造的球衣已成為世界頂級球隊的首選,也讓「台灣製造」在國際體壇發光發熱。
當我們在電視機前欣賞世界盃賽事時,或許可以多留意球員身上的球衣,因為它們很可能來自台灣。而這,也正是台灣在世界盃上的另一種勝利!
コメント